季羡林学院简介

2017-9-18 by 季羡林学院

为适应建设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要求,立足“精英教育”,培养理论基础厚、学科背景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视野开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聊城大学于2013年设立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并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家属的支持下,冠名为季羡林学院。当代书法界泰斗欧阳中石先生、著名作家卞毓方先生出任学院荣誉院长,季羡林之子季承先生担任学院顾问。学院现有学生90余人,其中,2014级27人,2015级30人,2016级40人。在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2013级18人考取14人,考研率为78%。

学院汲取现代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秉承季羡林先生等著名学者的优秀教育思想,以“道德高尚、学问渊深、经世致用、追求卓越”为院训,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

每学年第二学期,从人文社科类专业大一学生中选拔30人左右进入学院进行重点培养,入选学生由原专业学院与季羡林学院共同培养,原专业学院负责专业培养;季羡林学院负责实施素质拓展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及传统文化素养,拓展综合素质。

学院聘请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授课效果好的教师为学生小班授课。学生免费修读季羡林学院开设的荣誉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代部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学院每学期将聘请6-8位校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学院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经常开展读书报告、学术沙龙和科研训练等活动。学院鼓励学生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游学、参加夏令营活动,并给予适当资助。

学生由原专业学院和季羡林学院双重管理。学生学籍保留在原专业学院,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由原专业学院组织实施。学生在季羡林学院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实施书院制管理模式,在宿舍区设置图书阅览室和交流活动室,打造特色文化书院。

学生除享受国家、省、学校设置的各类奖学金外,还享受季羡林学院单独设立的科技文化创新基金、国内外学生交流基金、“季羡林奖学金”和“卓越人才奖学金”。

学生在图书借阅、实验室、机房使用等方面享受研究生待遇。在毕业时学生将获得由聊城大学校长签发的季羡林学院荣誉证书。

commentlink
commentlink